【企業采購管理案例】
在采購體系改革方面,許多國有企業和勝利石油境遇相似,雖然「集團購買、市場招標的意識慢慢培養起來,但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卻給革新的實施帶來了極大的阻礙。
勝利油田☆每年的物資采購總量約85億人民幣,涉及鋼材、木材、水泥、機電設備、儀器儀表等56個大類,12萬項物資。行業特性的客觀條件給企業采ω購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難度,然而最讓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裘國泰頭痛的卻是其他問題。
勝利油田ω 目前有9000多人在作物資供應管理,龐大的體系給采購◆管理造成了許多困難。勝利每年采購資金的85個億中,有45個億的產品由與勝利◎油田有各種隸屬和姻親關系的工廠生產,很難將其︾產品的質量和市場同類產品比較,而且價格一般要比市場價高。例如供電器這一產品,價格比市場價貴20%,但由於這是一家由勝利油田長期養活的殘疾人福利工廠,只能是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接受他們的供貨,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讓企業背上了沈重的包袱。同樣,勝利油田使用的大多數塗料也是由下屬工△廠生產,一般只能使用3年左右,而市面上一般的同類型塗料可以用10年。還有上級單位指定的產品,只要符合油田使用標準、價格差不多,就必◣須購買指定產品。
勝利油田的現象說明,封閉的體制是中國國有企業更新采購理念的嚴重阻礙。中國的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采購管理薄弱,計劃經濟、短缺經濟下粗放的采購管理模式依然具有強大的慣性。采購環節漏洞帶來的阻力難以消除。
統計數據顯示,在目前中國工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成本中,采購成本占到60%左右,可見,采購環節管理水平的高低對企業的成本和效益影響非常大。一些企業采購行為在表面上認可和接納了現代的模式,但在封㊣閉的市場競爭中,在操作中沒有質的改變。一些采購只是利用了物流的技術與形式,但經常是為庫存而采購№,而大量庫存實質上是企業或部門之間沒有實現無縫連接的結果,庫存積壓的又是企業最寶貴的流動資金。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正是造成許多企業資金緊張、效益低下的局面沒有本質改觀的主要原因。